close
 

Ø      羅馬書的影響是不受時間、時代、文化、地區所限制的

·        這本書的對象是萬國萬民,是創造者對所有人類說話。

·        保羅是最適合寫羅馬書的人,因為他原本是極端狹窄的猶太主義,輕看世上其他的一切思想,卻在遇主之後完全改變。


Ø      保羅遇主的經過和對我們的啟發(: 使徒行傳9:1-19)

·        他原是基督徒大大的迫害者,當司提反被石頭砸死時,他在旁幫忙保管那些動手者的衣服,也喜悅他被害 (: 使徒行傳7:57-60)

·        他到大馬色尋找迫害基督徒時,天上的光照耀他,使他瞎眼,他知道這是神向他顯現,但猶太人不能妄稱稱神的名,所以他們稱耶和華為「主」(希伯來文adonay)

·        保羅叫了「主啊」之後,卻說:「你是誰?」這句話證明世界宗教的失敗。許多人以為他們認識上帝,但他們與神真正與上帝相遇的時候,他們不知道他們信仰的主是誰。

·        : 印尼有701間教堂被燒,回教徒這些殺人、燒教堂的毀滅性行動,以為他們的宗教狂熱是在事奉真神。保羅原本也是這樣的人。所以空有神學知識,宗教虔誠是假的,唯有明白聖靈的引導才是真正體察神心意的人。

·        主回答:「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」。這使掃羅了解原本自己對神的認知是錯誤的,這也是他生命改變的開始。

·        主問他:「掃羅,掃羅,你為什麼逼迫我?」,神問的是他的動機,而不是他做了什麼。正如亞當在伊甸園犯了罪之後,神問的不是「你做了什麼?」而是「你在那裏?」,這不是一個「行為」的問題,是一個「位份」的問題。

·        掃羅的錯誤是他與神之間關係的錯誤,他並不真正認識神。就如耶穌曾說過:「他們這樣行,是因為未曾認識父,也未曾認識我。」(約翰福音16:3)

·        所以如果你真知道神,你的生活一定不一樣,你與同工的關係一定有所不同,你一定不會這麼懶惰傳福音。

·        神對保羅說:「起來,我要派你做外邦的使徒,使所有外邦的人可以相信我」,這以人的眼光來看是個很奇怪的決定。基督爭取人、赦免人、改變人,他把基督教最大的敵人改變後,成為基督教最大的傳福音的英雄,這是一個屬靈奧秘。也許今天反對基督教最厲害的人,以後就是最勇敢的傳道人。

·        福音的大能不能輕看,你們四遭恨你、逼迫你的人就是你要愛、要為他禱告的對象。

Ø      羅馬書的引言明白指出

·        (1)保羅奉神的差遣而為使徒。(2)萬國的人都要信服真道,歸向基督。

·        道高過理,語文高過文法,音樂高過樂理。人可以用樂理來嚴密分析貝多芬的交響樂,但不表示你能做出與他一樣層次的音樂。

·        神的道是真道,是神自已的話。當我們傳講神的話的時候,我們要有真正的誠信、真正的知識、真正的方法,把真正的道傳出來。事奉主的時,我們的心智、動機、方法、認識、表達都要以真摯為出發點。我們把生命都拼上去了,因為這是真道,我怎麼可以隨便傳講呢?

 

Ø      羅馬書寫成時的處境

·        羅馬書寫成時,基督教在大逼迫來臨的邊緣。主後70年至四世紀,羅馬皇帝對基督徒有十波的大迫害,直至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國教。

·        保羅在世時,無法親見基督教在羅馬帝國有什麼盼望,也不知道萬國萬民有誰要相信耶穌基督,但神的靈感動他,讓他有這樣大的口氣講話。

·        現在世界各國都有信耶穌的人,基督教現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宗教,影響世界的思想最深,推動人類文明最大的成就,刺激人類科學最大的發展,使過去不文明的國家成為最先進的國家。

·        當一個人真正研究聖經、順服上帝的時候,他的思想、良心、言論、生活、行為、社會都起變化,如挪威、丹麥這些斯堪地納亞(Scandinavian)的國家,原是歐洲最野蠻的民族,但接受了耶穌之後,他們的生命完全改變。

 

Ø      福音真道到底是如何傳下來的?

·        福音是是出於神的恩典,結果要達成人的信仰。

·        「恩典」是由上至下,「信心」是由下至上,然後恩與信相會了。此原則保羅在以弗所書2:8也提到: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。」當信與恩會合的時候,就產生了人被救贖的可能。

·        這不表示神與人的貢獻各佔50%,這不是joint venture這不是合股公司,這乃是神的恩臨到,人對這恩典的回應的意思。

·        恩典就是神把祂的福音賜下,福音就是拯救人的好消息,當道傳進你耳裏的時候,你就產生純正的信仰。真道才能產生真信,信道是從聽道而來。

·        真道真正的內容就是論到耶穌基督。

 

Ø      耶穌就是基督

·        「基督」是彌賽亞,是猶太民族中唯一受膏的拯救者,是神親自印證的。

·        耶穌這名字就是舊約中的「約書亞」,意思是拯救者,幫助人、救人的那一位。中文翻譯的「耶穌」是比英文的Jesus更接近希臘原文的發音。

·        舊約中受膏立的職份共有:祭司、君王、先知。

·        「膏立」是奉耶和華的名,設立人在某一種職份上,正式被承認的一種典禮。「膏」是把油放在牛角裏,倒在人的身上,預表神的恩及呼召臨到你,在新約則表示聖靈的澆灌。

·        祭司、君王,一定要被膏立。祭司的膏立起源遠早於君王的膏立。

·        以色列人要王,上帝說他們要王就給他們王吧,但告訴他們有了王之後要被王壓榨抽稅管轄(:撒母耳記上第8)。他們以外表選了高人一等的掃羅王,但神真正預備的是合他心意的大衛,但大衛當時只是個童子,外表其貌不揚,連他的父親都忽視他,撒母耳到他家的時候,耶西甚至根本沒把在外牧羊的大衛找回來。但神不是看人外表的,是看人內心的。(: 撒母耳記上第16)

·        先知,不一定要在人前被膏立。下次待續~

 

 

Johnson的分享:

史上名人對「羅馬書」的說法

Ø      馬丁路德 (Martin Luther, 1483-1546):「羅馬書是新約裏最重要的書信。它也是最完美無暇的福音。它不但配得每一個基督徒只字只字的來讀,也是適合他們日日默想的靈糧。人花越多的時間研讀這本書,它就越顯得珍貴。」

Ø      加爾文 (John Calvin, 1509-1564):「當一個人明但這封書信的時候,他就有了一支開啟整本聖經的鑰匙。」

Ø      新約學者W. G. Kummel:「這是保羅的神學的自我告白。」

Ø      另一位學者Ralph Martin:「這是保羅的宣教士宣言。」

Ø      總之,如果世上只允許有一本書存留,這本書應當是羅馬書!

 

 

本次討論題目:

Ø      「苦難」對基督徒的用意,為什麼要有「苦難」?

大家的答案:

1、為了使我們學習與成長,達到神要我們達到的「完全」。

2、當我們有了受苦的經歷,可以安慰那些正在受相同苦難的人。

3、拔掉我們身上的刺,使我們更像基督。

4、在苦難中我們學會謙卑自己,與神更親近,更能體察祂的心意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fellowsh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