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情提要
Ø 保羅屢次定意要到羅馬,卻遲遲未能成行,等他真正啟程時,又遭遇陸地、海上的危險,到了羅馬也是被下到監獄兩年。但他的等待所成就是卻是千秋大業,兩千年來「羅馬書」影響了許多偉大的神學家、文化學者、思想家、哲學家,也影響了千千萬萬讀聖經的人。
Ø 保羅說:「我欠他們福音的債」,他沒有借錢卻欠債,就如中國人說:「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」,神給偉大的人的心志和優先順序是很明確的。他們先關懷的是世人的命運,和神旨意的成就。
Ø 希利尼人就是泛希臘,大希臘、受希臘文化影響的人。狹義而言,此文化影響歐洲八百年,廣義而言,至今仍影響著人類的文化。各大國許多美麗建築物的柱子都是仿希臘的,如美國國會大廈、白宮、莫斯科大學等。
Ø 希利尼文化起初致力於研究大自然,但到了保羅時代已經演變成研究人的內心世界。人到底是什麼? 人的價值在那?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? 人生的方向是什麼? 人應當如何生活? 人道德的標準為何? 人的法律應該根據何種典章? 當時是人生哲學非常繁盛的時代。

現代人價值觀的錯誤
Ø 許多人的價值觀錯誤,花盡畢生心力追求物質上的東西,為了金錢不惜說謊降低人格,最後卻什麼也得不到,孤孤單單離開這個世界,到神的面前受審判,這是何等可憐的事。
Ø 唐牧師曾對全印尼最大的一些土地發展商講道,他告訴他們這些土地在他們生之前不屬於他們,奮鬥成功後雖然買下來,死後也被兒子賣出去,所以這幾千幾萬公畝的土地並不真正是他們的。真正屬於他們的是死後埋葬之地,2公尺*1公尺,但連這塊地自己都無法保全,因為可能有人會來盜墓,連他們的金牙都被拔掉。那麼人生的價值到底在那裏?

希利尼文化三大派思想之第一派: 伊比鳩魯學派(Epicureanism)之演變
Ø 那麼人不如追求快樂吧,能吃就吃,能喝就喝,能玩就玩…,到老時躺在床上看到小孩跑跑跳跳都很羨慕,因為自己已經辦不到了。所以產生出享樂主義。
Ø 原先享樂主義的創辦人說真正的快樂是滿足而來,不是貪欲而來,並且他有憐憫的心腸,想幫助週遭痛苦的人。
Ø 他的思想雖好,但他的宇宙觀是唯物論的,他否定靈魂,否定永恒,否定死後的存在。這種文化經歷史證明只是人類次等的文化。
Ø 唯物論的享樂主義不能使人從心靈最深處得到滿足。雖有快樂時的享受,但快樂不是持久的,快樂過去之後,人進入更大的虛空感中,掉到更深的痛苦中。依比鳩魯主義結果變成快樂主義(hedonism),用低級的放縱情慾等方法不擇手段滿足自己的快樂。

唯物論的失敗
Ø 為什麼現今全世界最貪污的國家是中國呢? 因為他們相信唯物論,貪愛物質,輕看心靈和靈魂。但為什麼他們現在要處份貪污的人呢? 因為共產主義政權已經被貪污所動搖,為了鞏固權勢,為了「愛權」,他們一定要處理「愛錢」的人。
Ø 馬克思哲學的錯誤是神學上的失敗,不是政治上、哲學上、思想上的失敗,因為他沒有照著神的啟示看到人的罪性才是人最大的危機。
Ø 毛澤東認為帝國主義 (imperialism) 害了中國,打敗帝國主義就可以了,但帝國主義在英國、在美國嗎? 真正的帝國主義在你我的心中。小孩子總想搶奪大塊的蛋糕就是帝國主義。帝國主義就在人的罪性之中,任何一個國家都可能變成帝國主義。
Ø 二次大戰後,聯合國限制日本、德國的軍事發展,他們轉而把錢用來發展經濟,但當他們非常富有之後,必定再走回頭路去投資在軍事上。人類想用各樣的方法來拯救改變這個世界,卻不用神的智慧來處理,這只是在做夢而已。
Ø 保羅說,依比鳩魯派的人啊,你雖是人類哲學的先驅前鋒,但是我告訴你,你需要福音。

希利尼文化三大派思想之第二派: 斯多亞(斯多葛)學派(Stoicism)
Ø 希臘哲學的第二種派系,覺得人生的目的不是追求快樂,而是追求良善。當良善達到了,自然有快樂。第二派比第一派更深入地去探討人類的價值,以道德為立足點,這是人與禽獸不同之處
Ø 禽獸也會追求物欲之樂,但他們不會產生道德的感情。這是人之所以與禽獸不同的重要分別之一。人是按上帝的形象樣式而造,神是公義聖潔良善的上帝,所以人被造而有公義聖潔良善的嚮往,這就是我們潛在能中有道德的本性。
Ø 一個人沒有道德還能稱為人嗎? 這就是為什麼違反法律的人要被關在監牢裏,因為他們「不配」在人類社會中繼續害別人。
§ 每個國家都有行政、立法、司法院,這證明人與法律不可分開。法律存在的目的是控制人的自由。用憲章中明文的規定來限制人的自由,當自由越軌時,叫作犯法。
§ 被約束的自由還叫自由嗎? 這讓我們看見自由的本身需要不自由的成份來保障自由的自由,否則自由與野蠻何異呢? 自由不是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,自由是需要軌道需要限制的,法律就是自由的限制
§ 法律的標準從何而來? 不是人坐下來討論就成的。但在沒有法律之前,我們的良心已經告訴我們人需要限制。除了聖經,世上沒有一本書告訴我們這是從何而來。羅馬書第二章中告訴我們沒有律法的人,上帝已經把律法寫在人的心中了(參羅2:14-15)。人的良心就是律法的印證,就是道德的審判,行為的標準,倫理的鑑察。
Ø 保羅說我欠希利尼人的債,表示第二派的人生哲學追求道德良善雖好雖深,仍是有虧欠的。
Ø 第二派從一個哲學家叫Zeno開始的,他常在一個叫「斯多亞(stoa)」的走廊演講,聚集許多人研討人生與良善的關係,這些人的思想集合而成「斯多亞學派」。依比鳩魯派是求樂派,斯多亞派是求善派。前者的名稱依據創辦人的名字而來,後者則是由斯多亞走廊而來。
Ø 斯多亞派覺得人生不應該邪惡,人與人的關係不應是強暴與犯罪。個人而言,人應當尊重人; 社會而言,男女應當平等; 大局勢而言,民族與民族應該彼此尊重。
Ø 但彼此尊重就不應該有戰爭的存在,此學派的發展無形中是對整個社會的大審判。
Ø 當羅馬人打敗其他民族的人,他們把戰敗者擄回羅馬成為奴隸,一生一世沒有自由沒有主權,絕對不能違背主人,完全失去人權。戰敗者在人肉市場上被定價來拍賣,但他們的妻子兒女還在家鄉,所以一開始他們會掙扎,咒詛羅馬兵,但會招致嚴重地鞭打,受盡苦刑。痛苦使他們學乖,不再反抗,只能認命。家鄉的妻兒一直等待他們回來,卻永遠等不到。
Ø 當時有哲學家說,怎麼人變成人的產業呢? 這是何等悲慘的事。斯多亞派說人間不當有奴隸制度,這是極度的不善,這種勞苦可以加在動物的身上,不能加在人的身上。
Ø 男人不可欺負女人,不可因為體力的強大就欺負女人,因為每個男人都是從比較弱的女人生出。不應有主奴、男女、種族、年齡間的歧視。若打仗不可避免,戰敗者仍應被視為人。
Ø 斯多亞派的思想很偉大,影響了羅馬帝國上上下下階層的人,從皇帝到奴才。羅馬有個皇帝叫Marcus Aurelius (馬克奧里略,121-180A.D.),他深受此派哲學的影響。他有政治權柄又有智慧,兩者兼俱,實屬難得。
§ 秦始皇是有權柄沒有智慧的人,孔子則是有智慧沒有權柄的人
§ 兩千四百年前柏拉圖說:「權柄與智慧連在一起的時候,社會才有次序,權柄與智慧沒有結連的時候,社會就有混亂。」任何一個時代都是這樣。
Ø 此人做皇帝做的很痛苦,因為羅馬的國會要他去打仗,一面為國開疆拓土,一方面良心不安,因為殺死很多人。在他之後羅馬國勢就逐漸衰微,但並非因為注重良心就沒辦法注重國權,事實剛好相反…下次待續~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sfellowsh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